丝路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> 第75章 周访破敌

第75章 周访破敌(第1/2页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    成汉政权的皇帝李雄虽然接纳了许多北方的难民,队伍得以壮大,但却并没有因此有多开心。&29378;&47;&20154;&47;&23567;&47;&35828;&47;&32593;&119;&119;&119;&47;&120;&105;&97;&111;&115;&104;&117;&111;&47;&107;&114;

    因为前不久的18年春天,贤相范长生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。

    范老先生活了整整100岁,算得上是寿终正寝,但李雄正仰仗他的辅佐,能再多留他几十年也觉不够,因此在他死后十分伤感。

    而除去范长生,还有一件事也让他痛心疾首。

    梁州督导官李凤一直以来尽职尽责,是成汉政权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,对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很大,然而就在范长生死后不久,居然起兵叛乱。

    说起来他也不是发自肺腑的与朝廷决裂,只因李雄的侄子李稚心胸太过狭窄,见不得李凤那么受李雄的重用,于是利用自己的关系常常对李凤进行打压,工作上各种阻碍,生活上也制造各种麻烦,李凤几次上书成都请求得到公正处理,但李雄一直没放在心上,终于酿成了灾祸。

    听到李凤起兵的消息,李雄的心情是很复杂的,他知道李凤的才华,自然很想挽回局面,可又知道李凤的高傲,既然决定起兵,那便是回不了头的。无奈之下,李雄亲自带兵前往镇压,在基本把对方困住的情况下,转手交给了皇家师傅李骧,李骧很快将其擒获并斩首。

    经历这阵风波,倒不至于让成汉垮台,但总是成了李雄心中的阴影,长久挥之不去。

    对于东晋王朝,地方大而且人员混乱,自然也存在各种隐患。

    在南方作乱7年的杜曾显然就是晋王朝绝对不能忽略的大问题。

    杜曾最初司马歆部下任职,但真正崭露头角还是在12年参与了胡亢的叛乱。胡亢也是司马歆的部属,于12年在竟陵起兵造反,自称楚公,然后任命杜曾为竟陵郡长。杜曾后来发现胡亢太过凶残,动不动就杀手下的官员,惟恐自己也被害,于是决定先下手解除威胁。

    到了1年,各地出现许多流民叛乱,杜曾便联络了其中一个叫王冲的变民首领,假装要跟他里应外合攻取竟陵城池,以此骗其部众牵制胡亢。胡亢得知敌人来袭,便派出主力部队出城拼杀,杜曾于是趁着城内空虚,一举将胡亢斩首,然后吞并了他的部众。

    同一年,他又联合陶侃的参议官王贡把王冲除掉,势力逐渐壮大,等到15年和安南将军第五猗会师,更是成了晋王朝的大敌。

    进入17年,陶侃被调离荆州之后,新上任的荆州督导官王廙薄才寡德,使得当地郑攀、马隽等将领纷纷叛逃,杜曾紧紧地抓机会与其结盟,打得王廙十分狼狈。

    下游的王敦得知杜曾势力壮大,便下令武昌郡长赵诱和襄阳郡长朱轨等人率大军西上讨贼。郑攀眼见大军来袭,惟恐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,便有心投诚,没想到王廙竟然很志得意满的接纳了,杜曾见状倒是发现了某种机会,也派人向王廙传达归降的意思,并声称可以攻击襄阳的第五猗来赎罪,以此搏得对方的信任。

    王廙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除危机,自然是喜不自胜,但竟陵郡长朱伺提醒他杜曾狡猾得很,不可轻易相信。王廙以为朱伺老糊涂了,完全不放在心上。结果杜曾果真趁着政府西上招降之际,调动兵力攻击附近的扬口垒。

    此时马隽的妻子仍在扬口垒,朱伺的部将主张把她的脸皮剥下来让马隽停止和杜曾合作,但朱伺认为这么做并不能达到休战的目的,白白增加敌人的愤怒值,于是专心把守城池的南门。

    杜曾久闻竟陵有一能征善战的老将朱伺,便避开南门,由北门攻打,不多时便把北门的守将击败,然后一鼓作气向朱伺发起突击,朱伺身负重伤,凿破船舱从水下游了几十米之后才安然逃脱,但因负伤严重,已是危在旦夕。这时杜曾托人向他传话:“马隽感谢你保全他的妻子,如今阁下全家内外一百余口都交给马隽,他会尽心保护,欢迎你随时回来。”

    朱伺既知家人无恙,便再无牵挂,也让人给杜曾传递信息:“我已60多岁,无力再跟随你当强盗了,纵是一死,也要回到南方,妻子安危,交付你手。”没多久便伤重而死。

    本年8月份,王敦派出的援军终于抵达战场,双方在女观湖展开激战,晋军竟然全军覆没,赵诱和朱轨全都战死,杜曾顺势直扑沔江,威震江南。

    王敦眼看局势失控,赶忙找到了豫章郡长周访,承诺只要能击斩杜曾,就以荆州督导官相赠。

    周访得此激励,顿时斗志高昂,带着八千人的豫章兵团挺进沌阳,然后让将军李恒在左翼督阵,许朝在右翼督阵,周访则坐阵中间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